走在希望的原野上

文章来源:中陕核工业集团二一一大队有限公司   责任编辑:地质勘查院-喻新华   发布于:2020-04-01 14:39   浏览量:4209

---陕核集团二一一大队车家庄项目纪实

6月的天气不免有些闷热,山区的午夜却显得特别的冷清,驻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凤阁岭镇一个偏僻的山村里,有一支精神抖擞、斗志昂扬的队伍,远离城市的喧嚣,告别故乡的亲人,奔赴在陕甘交界的原野上,他们就是陕核集团二一一大队的车家庄项目的队员们,他们中年龄最大的29岁,最小的22岁,是一支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年轻地质队伍。

峭壁“刻”路,“空中”寻宝

工作区位于陕甘交界的陇宝地区,海拔高差达1054米,地形切割深,地形坡度20-45度,加之山高路远,体力消耗可想而知,地质队员野外工作期间,中午没吃过一顿热饭,饿了啃几口冷馒头,渴了饮用山涧溪流。艰苦的工作环境,没能阻挡年轻地质队员前进的脚步,队员不畏山高路险,勇于挑战极限,逢山开路,把信念和责任化为坚守,用激情与汗水开垦着脚下的康庄大道,在险峻的峭壁上,让一条条蜿蜒的天路延伸到碧蓝的天空。

野外传递正能量

在每个地质人心中,选择了地质,就是选择了与天为伴、与山为友;他们不畏山颠之险、不惧灾害之疮,在自然之美中寻觅宝藏,在莽苍之悍下求索真知。

项目组队员中,有两位年轻队员是从学校刚毕业的大学生,从事地质事业经验颇少,项目负责人按照大队带动新人快速成长,打造高素质地质团队的战略方针,将项目分成两个小组,既能圆满的完成项目拟定的工作任务,又能达到推动年轻队伍快速成长的目的,工作中互相配合,彼此间达成一种默契,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益。

就这样,一颗颗年轻赤诚的地质之心,无论野外阴晴,心中始终满怀阳关,彼此配合,相互关心,在陕甘大地的地质工作一线传递着正能量。

磨砺亦精彩

刚迁至凤阁岭后排村驻地时,正值4月中旬,坐在车上依然感受到山间微风带来的阵阵清凉,仰望两岸险峻的高山,心中不免有一丝丝的惬意。为完成第二阶段对异常的查证工作,项目组齐心协力克服困难,在这陡峭的山崖上建立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:一个人在前面用地质锤挖出一个个供手脚着力的坑,后面的人像婴儿一样沿着同样的轨迹爬行前进,好一幅手舞足蹈的画面!原以为这会打击队员工作的积极性,可一位正擦拭额头汗水的队员满怀信心的说:“我们要征服这里的每一座高山”。想想“会当凌绝顶”的感觉,我也顿时豪情万丈,忘掉一切的恐惧和疲倦。

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,大家经常相互加油打气说:“我生于天地,长于苍穹,就没有越不过去的坎。”确实如此,人生的经历就是财富,经历的越多,积累的财富就越丰厚,生活也就越丰富多彩,毕竟磨砺亦精彩。

感言:

地质事业需要多少奉献与付出,需要多少理解和守望,内心深处承载着多少艰辛与汗水。在家千般好,出门万事忧,可为了地质事业的蓬勃发展,为了兑现“找矿立功,开矿致富”的箴言,年轻的地质队员们克服了一切忧愁、困难。想起年迈的父母,亲爱的妻儿,夜深人静时,他们也无比的思念,年轻稚嫩的脸上也曾泛起彷徨之色;想起工作的强度,工期的紧张,他们也倍感压力,然而艰苦和孤独未能打败他们,反而更加磨砺了他们愈发坚强的斗志,寂寞与无奈没有侵蚀他们,却更加历练了他们的心智。闲庭信步于苍茫的原野,陕核集团211大队的地质队员们在陕甘大地上展现了中国地质队人的风采。

项目组成员:喻新华、吴逢宝、高哲、穆建、杨宁生(司机)

工作区环境:工作环境极其艰苦,地形坡度20-45度,山高路远,最远来回距离6小时,项目组队员们每日饮用着从山涧流淌的河水。

项目工作:1:2.5万水系沉积物取样;1:1万地质草测;1:1万地化剖面测量;探槽工程

工作格言:耐得住远离亲人的寂寞,是每一个地质队员必备的本色。

分享到: